福建鋼化玻璃的原理:現有玻璃鋼化工藝主要采用電熱絲加熱,傳熱方式主要為對流,將紅外加熱技術應用于鋼化玻璃生產,使傳熱方式以輻射為主,根據理論計算,中溫帶溫帶溫度為650~700攝氏度,是對流換熱輻射換熱的7.9倍,顯然在使用紅外加熱器可以實現節能加熱過程。
紅外輻射加熱器是利用多種材料易吸收紅外光的特性,將普通熱能轉化為紅外輻射能,直接輻射到被加熱物體上,引起物體分子共振,然后將物體加熱到所需的溫度,能穿過大氣層的紅外線一般分為三個波段:近紅外波段1-2.5微米,中紅外波段3-5微米,遠紅外波段8-13微米。
由于輻射的波長范圍太廣,普通紅外線加熱器的節能效果并不重要。為了提高福建鋼化玻璃的熱效率,紅外輻射加熱器的發射波長應與被加熱材料的吸收波長范圍相匹配。為此,首先需要找到被加熱材料的有效吸收波長,每種材料都有其特殊的吸收特性。也就是說,某些波長的熱能吸收高于其他波長的吸收。
據一些資料報道,用普通的加工工藝,玻璃的有效吸收波長范圍為2.4-6微米。在鋼化玻璃加熱過程中,玻璃的有效吸收波長范圍為2.7~3微米。這基本上是中紅外波段,稍微靠近近紅外區域,相當于704-843度。如果達不到這個溫度,玻璃就不能完全強化,高于這個溫度,熱能就被浪費了。
其次是尋找合適的紅外輻射取暖器。鎢絲管可以發射近紅外線,并且與波長不兼容,因此不適用于鋼化玻璃技術。碳化硅是長波長遠紅外輻射加熱器,與波長和波長不兼容,熱效率低,不適用。石英玻璃和陶瓷紅外線加熱器更合適,因為它們可以輻射中紅外線。不同類型的石英玻璃在加熱器的結構和輻射的紅外波長方面有所不同。選擇、研發合適的石英玻璃類型和合適的紅外線加熱器結構,使石英玻璃加熱器的紅外線波長可以根據福建鋼化玻璃的吸收紅外線的特性進行調整,是非常重要的,這樣達到提高熱效率的目的。